■中国经济时报评论员
尽管上半年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增加,但海关总署7月14日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外贸规模稳定增长。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的台阶,创历史同期新高。从季度走势来看,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比一季度加快了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是近年来我国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和创新不断增强外贸韧性的结果,同时,提醒我们未来持续增强外贸韧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具体来看,增强外贸韧性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扩大开放。从上半年的外贸数据来看,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正因为我国不断扩大“朋友圈”,拉紧经贸合作纽带,大力提振企业信心,才能共同应对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上半年,我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在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实现增长的同时,新兴市场贡献了更多增量,上半年对非洲进出口1.18万亿元,增长14.4%,对中亚进出口3572亿元,增长13.8%。
二是保持创新动能,推动出口向优向新。上半年,我国外贸企业抓住全球能源转型新趋势,持续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半年,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都超过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值得注意的是,从跳舞到马拉松再到踢足球,我国机器人越来越多才多艺,充分体现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继续增长61.5%。烹调、清洁、送餐、娱乐等机器人越来越智能,为全球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三是走好扩大内需这步棋,持续带动进口趋稳。随着“两重”“两新”等政策持续发力,二季度进口转为正增长。上半年,我国石化、纺织等机械设备进口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电子元件等关键零部件较快增长,原油、金属矿砂等重要原材料的进口量增加。未来,要继续落实好中央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做好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各项政策的落实。
四是不断释放外贸经营主体活力。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8万家,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4.7万家,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近六成。与此同时,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外贸经营主体有信心、敢作为。
五是保持在华外资企业深耕中国、信心不减。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资企业进出口6.32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4%,已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这表明,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形势,在华的外资企业仍然坚持深耕中国、信心不减。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资企业达到了7.5万家,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这既充分说明了中国大市场的全球吸引力,也证明了中国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令外资外企放心。未来,中国要持续努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中国作为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总之,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只要中国保持定力,坚持改革创新,扩大高水平开放,就能够以自身多元化稳定的市场、创新优质的产品、应变求新的外贸主体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兴旺优配-本地配资公司-国内股票配资入门-网络炒股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