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阳光明媚,我和两位朋友一同踏上了前往江苏海之渔现代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参观之旅。这家公司坐落于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在我国渔业发展的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响应时代号召,勇担发展使命。中央领导提出“既要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海上粮仓。”,江苏海之渔现代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以实际行动为我国渔业发展添砖加瓦。公司深知海洋蕴含着巨大的食物资源潜力,致力于通过科学养殖,将海洋的馈赠转化为丰富的渔业产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同时也为增加渔民收入开辟新路径。公司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优化环境,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海洋产业绿色转型,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完善海洋综合治理体系,打造人海和谐的蓝色经济带。为建海、强海、兴海勇担发展使命。规模宏大,资源丰富。当我们踏入公司,其两千多亩的占地面积令人震撼。广阔的养殖区域井然有序,各类养殖设施一应俱全,彰显出规模化养殖的优势。在这里,鱼类资源丰富多样,品种齐全,无论是常见的经济鱼类,还是具有特色的优质鱼种,都能在这里找到它们的踪迹。丰富的鱼类品种不仅满足了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剩余67%据公司章总介绍,近海渔场7000平方公里,条斑干紫菜产量占全国1/3,现有渔港4个,其中国家中心渔港2个。在册渔船占全省1/3以上。全区共有网红近6000名,电商交易额超200亿元。赣榆渔港经济区入选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试点名单。秦山岛东部海域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苏鲁市场获批部省共建国家级海产品地市场。农发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赣榆水产苗种繁育和收代化养殖示范中心,项目用地2150亩,聚焦产业资源整合,与央企、省属国企,跨过企业及民营企业合作共建。赣榆区构建“陆基育苗+近海养殖+深远海装备养殖”陆海接力产业布局,培育蓝海经济新功能,总投资5.6亿元,近海投放周长60米重力式网箱164座,深远海建设3.5万方桁架式网箱5座,配建重力式网箱160座。打造52万方海上智能化网箱平台集群,全部投产后,可年产三文鱼绿鳍马面鲀、许氏平鮋等海产品6700吨,合作共建全球第一艘三文鱼养殖工船,构建出从一粒“鱼卵”、一条“鱼”发展为一条“产业链”,实现从深海到餐桌的全链条运营体系,打造千亿级海洋经济产业集群。
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公司十分注重科技在渔业养殖中的应用。从先进的水质监测系统,到自动化的投喂设备,一系列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效率和鱼类的生长环境质量。公司还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不断探索新的养殖技术和品种,致力于提高渔业养殖的产量和质量。这种对科技和创新的执着追求,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国家渔业养殖做出了巨大贡献。章总说,该公司与国内知名院所,围绕苗种繁育,种质提升等前沿领域,建立产学研合作,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
精准把控苗种饲养,提高养殖密度产量为工厂化流水养殖2——5倍,同时尾水排放减少80%以上。园区在建三文鱼养殖车间,采用AI大模型与物联网技术,通过分析水质,生物行为等数据,全流程科学管控三文鱼养殖,通过微生物实验室提供快速精准的病害检测和技术服务。公司全面投产后,可年产南美白对虾5500吨,盐化三文鱼苗种200万尾,繁育名优苗种1000万尾。利用光伏微电网及工业余热提供绿色能源,合面打造全省规模最大的低碳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园区,园区率先引进新型循环水养殖模式,将养殖水净化后循环利用。
产业带动,助力增收。江苏海之渔现代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发展,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壮大,还对当地渔业产业起到了强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与周边渔民合作,公司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种苗供应和销售渠道,帮助渔民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收入。在公司的带动下,当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渔业产业链,从养殖、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渔民们说,在公司的带动和服务下,安全有保障,收入大幅度增加,幸福指数提高。
此次参观访问江苏海之渔现代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蓬勃力量。在响应国家号召的道路上,江苏海之渔以其宏大的规模、丰富的资源、创新的科技和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成为我国渔业养殖领域的佼佼者。相信在未来,江苏海之渔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为我国“海上粮仓”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海洋的馈赠惠及更多人。
发布于:北京市兴旺优配-本地配资公司-国内股票配资入门-网络炒股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